從蘇丹紅、三聚氰胺到毒大米,從地溝油、農藥火腿到石蠟火鍋底料,從毒豇豆、多寶魚到瘦肉精,再到激素奶粉以及各類危害人體健康化學物質含量超標。近年來,問題食品屢屢出現,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已經成為社會的一大公害。每一個問題食品的曝光,總是牽動著公眾的神經;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總是引發公眾對于安全食品的期待。
然而,食品安全檢測、監管中的“檢測無門”,著實讓相關部門尷尬,也讓人們為食品安全捏了把汗。比如,最近引發公眾強烈關注的“奶粉激素風波”,一邊是無數消費者的焦急等待,一邊卻是工商、質檢等部門表示 “此事不歸我管”、“沒有該檢測項目”。如果說“問題奶粉”的出現給消費者帶來的是恐慌的話,那有關部門的“無關回應”和“檢測無門”,則暴露了食品安全的軟肋:在一個食品安全頻發并引起廣泛關注的年代里,對一些食品安全的監管使用,卻處于空白。實際上,回想一下,很多食品安全事件正是因為“檢測無門”,而延誤了最佳防范時機,不僅讓老百姓健康受損,也給整個食品行業帶來沉重打擊。
食品安全,關乎老百姓的生命健康,關乎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可是為什么面對著公眾質疑的食品,食品安全檢測卻總是不趕趟、慢半拍?毋庸諱言,食品安全檢測在有的地方一直處于休眠甚至是混亂狀態。中央下撥的食品安全檢測專項款被挪用,地方配套資金成了“空頭支票”,食品安全項目進展緩慢,或淪為“半拉子工程”;上百萬元的檢測設備躺著睡大覺,成了應付上級檢查“面子工程”和“擺設”;更有甚者用?罱ㄞk公大樓、購買小車。此次被曝光的河南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項目資金被擠占挪用,正是典型的例子。
一邊是食品安全事件此起彼落,食品安全檢測遭遇“檢測無門”,一邊是巨額食品安全檢測款項被挪用,檢測設備成“擺設”,兩相比較,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我們不禁要問,這么大的監管漏洞為什么現在才發現?上級檢查到底檢查了什么,是不是僅僅走了一個過場?責任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是否都應好好反思和反省,為什么有的人把食品安全檢測、監管視為兒戲?種種監管不作為、亂作為,再一次敲響警鐘:對監管的再監管再不能無動于衷、后知后覺,再不能讓公眾的健康成為問題食品的試劑、試驗場,再不能讓公眾為問題食品買單。
如今,中外食品安全都已進入高風險時期。一方面,人們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與標準在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即使食品生產企業個個“優良”、食品樣樣“達標”,也可能因為一些新技術的運用、環境因素的改變、添加劑的使用,使食品成為健康兇手。這意味著,作為食品安全的衛士,既應該做好“救火員”,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嚴厲監管,讓生產問題產品的不良企業為問題食品和公眾健康買單,懲前毖后;更應該當好“指示燈”,提高預見能力,讓食品安檢升級,從食品的生產到流通,再到銷售,從農場到工廠,再到餐桌,監督各個環節,嚴把各個關口,讓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社會誠信的支柱之一,頻繁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斷沖擊著監管倫理底線,沖擊著人們對監管的信任,沖擊著社會的誠信基石。食品安全遭遇“檢測無門”,尷尬的不僅是居民,更尷尬的是監管部門,侵蝕的不僅是食品安全,還有整個社會誠信。
|